抗过敏牙膏有抗敏作用吗

造成牙齿敏感的因素有很多,根本原因是牙本质的暴露。 
正常情况下,牙本质被保护起来,挡住了外界的冷、热、酸等物质的刺激。但是,当牙本质表面的钙元素丢失之后,牙本质就暴露出来,外界物质会穿过“残缺不齐”的牙本质进入内部(如下图所示),刺激内部的神经纤维,从而产生痛觉,引起牙齿敏感。
抗过敏牙膏从两个方面改善牙本质敏感的问题:一是把暴露出来的牙本质保护好;二是降低神经的兴奋性,减轻疼痛症状。
抗敏牙膏主要分两类,一类是化学抗敏,主要是氯化钾/硝酸钾;另一类是物理抗敏,主要代表是乙酸锶生物玻璃
抗过敏牙膏常用氯化锶硝酸钾这两种成分。锶和牙齿的钙很相似,可以补充牙本质丢失的钙,将暴露出来的牙本质重新保护起来(如下图所示)。
而硝酸钾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释放钾离子麻痹神经,干扰疼痛的神经传导,缓解敏感症状。
应该说对于改善牙齿敏感是有一定效果的,毕竟国家已经制定和颁布了抗敏、预防龋齿和预防牙龈出血等功效的相关标准,从全世界范围来看,通过添加氯化锶或者硝酸钾等有效成分来抗敏,这是公认的事实。
1.化学抗敏牙膏:氯化钾 硝酸钾
氯化钾/硝酸钾是挺常见的抗敏成分,释放出钾离子K+作用到牙神经,让牙神经变迟钝。

之前有研究表明,使用K+于口腔后,刺激牙本质后产生的疼痛会显著降低[1]。说白了,氯化钾就像个麻醉剂,使用1周以上,可以缓解牙痛。但这类牙膏不适合长期使用,因为牙痛本身也是一种信号:你该看牙医了。

2.物理抗敏牙膏:乙酸锶、生物玻璃、

第二类物理抗敏牙膏是我比较推荐的抗敏手段,是个填洞水泥匠。
如果牙齿损伤严重,牙本质小管的孔洞暴露出来,露出牙神经。牙神经直接被冷热酸甜侵蚀,导致剧烈牙痛。
而乙酸锶、生物玻璃、抗牙敏感原理还有些差别,生物玻璃是老老实实的填洞水泥匠、乙酸锶填洞之余还能强健牙齿.
这里常用的“填洞水泥匠”有三种:要么用乙酸锶形成钙化锶磷灰石填洞,要么用生物玻璃形成羟基磷灰石填洞
所以物理抗敏牙膏可以从源头改善牙齿健康,不只是掩耳盗铃。
但抗敏感牙膏只是一种辅助手段,且大多治标不治本,特别是硝酸钾成分,因为它起作用的实质是让牙齿变得“迟钝”,从而感觉不到疼痛,并没有从源头解决问题。更要命的是,牙齿敏感很多时候是口腔问题的前兆,如果只是一味地用抗敏感牙膏“粉饰太平”,而不及时就诊,口腔问题可能会进一步恶化,导致严重后果。所以,如果使用抗敏感牙膏一段时间后,发现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,就应当去看口腔科医生,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口腔治疗与护理。
由于牙膏不是药物,其作用不是像抗生素那样,所以不需要担心耐药性、依赖性的问题。只要敏感问题没有恶化加重,抗敏感牙膏就可以长期用,停用也不会有负面影响。